第二届【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初评评委阵容公布
第二届【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初评评委阵容公布
第二届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得到了来自高校、影视机构、视频平台等广泛影视爱好者的积极响应。符合章程的申报作品总计407部。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组委会根据项目规划组建初选团队,按评审规则推选105部作品送审初评团队。
本届力邀行业资深人士组成初评评委阵容,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征集章程,从故事创意、视听语言、感染力、媒体表现形式等多角度的评分方式,甄选出优秀影片进入终评环节。
感谢评委老师参与本次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的初评评审工作!参评评委无一不感叹105部作品的多样性。不仅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还有大时代普通人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多样性不仅在表达方式上,还体现在技术上:航拍镜头、广角镜头、延时镜头、夜景镜头、不同的镜头可以在手机上直接切换,不禁让人思考手机电影的边界在哪里?
评委老师们为初评工作做出了专业的选择并且贡献了很多专业观点,先来看看初评评委都表达了哪些观点吧!
易寒
手机电影创作最大的优势,在于降低了拍摄电影的门槛,这种创作模式的出现,让更多热爱电影,志向从事电影的普通人有了实现电影梦想的机会, 从而呈现更多风格样式的电影作品和对现实生活的思想表达立场,于专业电影创作者而言进一步拓宽和获得了电影形式和镜头语言表达的更丰富的可能性,在电影艺术的风格美学上有了更深入的探索空间。手机电影创作必定会成为潮流和趋势,会大大地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
陈雨洲
感谢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组委会的邀请,随着时代进步手机电影成为了一种新的媒介,电影也从此多了一种更加便携传播的桥梁,这可能是当下最低成本的拍电影利器,我抱着好奇心观看完了这一百零五部作品,我看到了每位创作者的投入和付出,看到了一群热爱电影喜欢电影的创作者们参与其中,期待未来看到更多感动观众的手机电影。
张宏宇
一百零五部作品中看得到一些惊喜,有人展现出过人的影像天赋,有人已经成功的将一些类型片创作手法学以致用,更有些参赛者凭借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以真实力量动人,但也有一批作品,仍无法摆脱宣讲意味过于浓重的陈词滥调,一些年轻作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创作观仍需打开视窗,但整体还是让人看见不少新希望,未来可期。
赵永涛
每个评委的标准和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我较为看重是否创新,故事结构;最重要的是情感表达。比如《红手机》立意高远,情感真挚,设计巧妙;再比如《面馆》短短的几分钟,有起伏,有故事设计感。作为手机作品应该把内容定位于大主题,多贴近大时代命运,小自我的东西,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大时代下的人物命运,悲欢离合才更感人。疫情时代下,我们如何拿起手机去反映社会真善美,多去尝试改变人的内心世界,这更加重要。切记,技巧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真实,才有感染力。
赵勇
如今,在智能手机内置相机、无人机和运动摄影机的共同主导下,世界如同处于显微镜中一样地被观察和记录着,这是前所未有的时代。手机电影是主要以手机为拍摄工具而完成制作的电影,能够体现“人人为导演”的一种拍摄模式。手机电影迅速发展,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手机电影在创作上和艺术上展现出的特性和不足值得关注和思考。当然,手机电影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很完善,但是我们相信,随时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电影一定会迎来自己的春天,成为电影家族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员。
沈少河
这是一次非常好的计划,组委会能考虑大众参与创作并利用数字科技手法,给普通的影像创作爱好者和大部分学生给予锻炼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从众多作品中确实能发现有不少具有专业水准的创作者和团队,希望这样的活动越办越好,让故事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
何以思
手机电影作为电影艺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形式,极大地拓宽了电影艺术的边界,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形式。通过这次评审工作,切身感受到了手机影像作为时代宠儿独特的风格,极高的自由度和创新型的镜头表达模式,是传统电影所不具备的特征,但同时又从传统电影中汲取养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手机电影必将快速发展,自称一派。
陈虎
本届作品风格多样,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杯具兄弟》喜剧节奏掌握得很好,镜头语言及运动很熟练,《传家宝》电影感强、表演自然,内容细节上能看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观察, 《繁星之下》非常有质感的影调以及成熟的叙事结构,讲述一个内心成长的故事,《高兴死了》风格化的一个影片,然而喜剧内核外却取了一个丧的片名,节奏让人眼前一亮,行走的故事探测器,《关于长大》表演很专业,戏剧冲突控制得很好,隔空对话来探讨成长得艰辛,《面馆》晚上十点半的一碗面,道尽人间冷暖,《天晴夏至》既有青春迷茫,也具备热烈临场感,《与梦想一起活下去》作者具备娴熟的黏土逐格摄制技术, 剧情与故事也很有寓言味道。
宋振
相较于专业的电影拍摄器材,手机影像的拍摄诚然有一些先天的不足,但随着手机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便携,可随时拍摄的无可比拟的优势,给了普通人极大的创作空间。从这次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作者对手机电影创作的技巧运用愈加成熟,拍摄的题材不仅仅关注自身,也关注周边的群体、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风格也越加多元化。祝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越来越好!
bilibili主站运营中心
影娱运营部
本届新影像的作品内容丰富,不乏精品,有展现疫情前后家庭的变化,有两代人面对科技变革不同的态度,有探究不同群体生活状态的“独角戏”也有脑洞大开,光怪陆离,现实与幻想重叠的精巧创意。创作者用新颖的手法,镜头语言回应当下,致敬前辈,家国情怀,亲情爱情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人类的悲喜在此相通。
手机作为新式的影像记录载体,让每个人有机会创作与表达。
短片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