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新闻中心第33届金鸡奖·金鸡电影创投大会TOP60 复审入围项目正式发布

第33届金鸡奖·金鸡电影创投大会TOP60 复审入围项目正式发布

新闻中心
2020年10月23日

 

第33届金鸡奖·金鸡电影创投大会TOP60 复审入围项目正式发布

经过激烈角逐,2020金鸡电影创投大会近日公布62个复审入围项目,这些项目方将于10月24日-26日在北京进行中期闭门路演,面对20位金牌制片人评审进行全面答辩。

同时投资人报名通道即将开启,请通过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官方网站报名。

当黑暗中有一束光投向银幕

电影人与世界的故事就此展开

 

第33届金鸡奖·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于2020年8月1日开启征集,至9月6日正式截止。在短短一个月的征集时间内,共计收到1057个报名项目,组委会制定了相对较高的报名门槛,以保证所评选项目具备成熟的投拍条件。组委会章程要求,所报名项目必须为“完整剧本、仅限剧情片,尚未制作的华语电影长片项目”。在此条件下,符合报名要求的项目最终数量为1021个,为迄今为止所有电影创投会之最,青年电影创作者们用行动展示了电影的蓬勃生命力。


为确保所有项目得到严谨、客观、专业的评审,保证所有优质作品能够到达资方层面,组委会高度重视项目评审工作,初审阶段共邀请12位专家及业界评审,分为四组对1021个有效项目进行交叉评审,历时月余,经过打分、小组推荐、投票决定等多个维度的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62个复审入围项目。

 

第33届金鸡奖·金鸡电影创投大会复审入围项目名单

*备注:按名称首字母排序

 

在报名项目中,在类型上,喜剧类型项目占比13%,悬疑类型项目占比8%,爱情类型项目占比7%,科幻类型项目占比6%,犯罪、武侠、动作 、历史、传记及其他类型项目共计占比13.1%,剧情类项目占比52.9%,在题材方面呈现出多元且凝聚的特性,既关注社会不同角度的层面,也聚焦当下社会现状与本质,同时类型叠加成为创作常态,多题材组合,形成丰富多元的影片内容。在项目主创方面,创作群体趋向于年轻化、专业化,大部分创作者都有专业的影视教育背景及专业摄制与拍摄的实际工作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创投收到大批海归创作者投稿,带来更新鲜的视角、更工业化的创作方法和更国际化的选题。此外,知名电影人也纷纷设立新人培育机制,包括宁浩、万玛才旦、姚晨、范伟、林炳坤、饶晓志、赵天宇等都报送了所监制的新导演项目。


金鸡创投的豪华赛制共拥有三个层次的评审团队,12名选片委员负责从全部有效报名项目中推荐(60+)个作品进入复评阶段。20位金牌制片人评审团评审负责评选决定30个项目最终进入终极路演阶段。3位主评审负责评选出组委会大奖,20位金牌制片人评审团评审负责评选导演、类型、产业等单项奖的角逐。

 

金鸡创投选片委员简介及评语


1.张栋

简介:

资深电影策划、编剧。《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编导、总监;优酷出品文学策划、监制。

评语:

这一届创投项目与去年相比,质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整体项目创作更加专业化、项目主创更加年轻化和国际化,项目的选题更加新鲜敏锐,风格更加鲜明独特。从项目的类型和题材上看,本届创投囊括了青年导演作品中常见的家庭、成长、儿童、老年、女性、民族、青春、爱情、教育、社会话题、公益等项目类型和题材方向,同时也有比较商业化的喜剧、运动、悬疑、犯罪、动作、软科幻等强类型片,更令人惊喜的也看到了历史、战争、硬科幻、海外题材、国际救援等中到大型项目。在类型和题材的领域,形成斑斓多彩的光谱。

 

2.李路

简介:

制片人,阿里影业电影开发制作中心负责人。2006年进入电影行业,曾就职于博纳、华谊、时光网等多家影视/媒体公司。2014年加入阿里影业后,负责阿里影业电影投资及平台合作业务,期间运作《战狼2》、《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徒手攀岩》、《何以为家》等项目合作。

评语:

本届金鸡创投在内容丰富度和题材多样性上令人印象深刻,从商业片到艺术片,从当下社会现实探讨,体现风土人情的民族故事,到充满想象力的科幻,都能看到很多惊喜。越来越多具备丰富创作制作经验的创作者进入到创投项目中,扶持年轻导演编剧,同时项目首发率高,新故事让人耳目一新,越来越关注到普通人的生活和小人物本身,尤其是出现了很多关注中老年人的题材作品。创作者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从题材选择、剧作结构到表达意图,可以看到很多年轻创作者不同的观点和思考。

 

3.李锦

简介: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职猫眼影业开发二部负责人、制片人。开发、制作优质项目,处于开发的项目包括《都市传说》、《他乡囚徒》、《那一刻来临》、《镜面之下》等,制作完成项目《起跑》。此外,深度参与猫眼主控主发项目的内容评估、宣发策略制定及执行全流程,代表作:《邪不压正》、《捉妖记2》、《反贪风暴4》、《老师好》、《银河补习班》、《攀登者》、《半个喜剧》、《叶问4》等。

评语:

本届创投项目题材种类丰富,剧本质量和完成度整体较高,题材上更加现实主义,关注社会话题包括真实人物和事件,类型清晰,创作团队更加年轻化、并有很多海外学习归来的年轻创作者参与,较多项目开发程度相对成熟,匹配了强大的监制和指导团队,整体来讲,金鸡创投项目日臻成熟,凝聚了大量的优秀青年创作者,为中国电影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好内容和优秀人才。

 

4.王星

简介:

融创文化集团制片总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制片管理专业。2013年任职乐视影业,负责电影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及把控。2015年任职麒麟影业,负责国际合拍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2017年任职万达影业高级制片人。参与项目:《敢死队3》、《冰封》、《归来》、《日月人鱼》、《龙之诞生》、《寄居者》、《功夫联盟》、《叫我郑先生》等。

评语:

项目类型和题材比较多元化,科幻题材、老年题材、历史题材都较往年有所增加,故事情节创新较多,更多创作者聚焦于现实生活,更加落地。主创有一部分海归派,在创作层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念。

 

5.吕丹

简介:

2017至今,珠影集团·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影视中心总监。策划制作电影《白蛇传·情》、《老师,别哭》、《画板上的革命》。

评语:

2020金鸡创投投稿者踊跃,项目数量超出预期。这当中有惊喜、有遗憾。惊喜的是高质量的剧本、市场上尝试商业片的剧作不少,喜剧、科幻、犯罪、爱情琳琅满目不少,以及题材融合所产生的新鲜感(科幻加爱情、儿童加科幻、犯罪加人文、伦理加喜剧),遗憾是高质量剧本大多集中在伦理、人文、儿童、少数民族题材,同类题材竞争激烈,内卷度高。

 

6.叶婷

简介:

北京真乐道文化制片人。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曾就职于搜狐公司,管理集团电影合作业务,后加入徐峥导演工作室(现真乐道文化)。参与负责公司多个电影项目投资开发、制作、营销等全流程板块业务。先后担任电影《港囧》、《囧妈》宣传总监;电影《超时空同居》、《国王的血》执行制片人。2019年入选英国BAFTA“展奕计划”,为中国区五名获胜者之一。

评语:

今年的金鸡创投从投递作品类型、数量,内容创作的成熟度上来说都非常出人意料。剧情类项目展现出的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度也尤为明显,此外,还能看到众多海归背景的年轻创作者已经通过各自努力集结到不同的项目中,成为团队助推好项目的诞生。印象最深刻的是青年创作者们在题材拓展和类型多样性上做出的努力,是大胆且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通过作品可以观察出他们和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和勇气。

 

7.闫晨希

简介:

蓝色星空影业电影制片人。曾先后参与《离婚前规则》、《天生要完美》、《那样芬芳》等七部影视剧制作,具有影视剧项目开发及丰富的剧组管理经验。参与策划电影《黑猫警长》、《挺进》等项目,实施“星空联盟”影视新势力计划,关注电影新生力量。

评语:

“本届创投项目题材种类丰富,商业片和艺术片的质量较上一次都有较大提升。在类型题材上有更多关注当下生活和个人生存问题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出现;主创年龄更偏向中青年也更有项目创作经验,很多项目都匹配了强大的监制和指导团队。总体上今年的项目主要偏市场化类型片方向,犯罪悬疑类型占据项目的大多数,并且完成得都比较出色,也有非常多关注女性生活和少年成长故事的项目,风格更加两极化,尖锐的话题讨论或温馨怀旧的生活变迁,但都看到了不少佳作。”

 

8.何毓文

简介: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电影学硕士,策划、制片人。自2012年至今参与制作的部分电影有:《王的盛宴》、《不能说的夏天》、《破·局》、《英格力士》。

评语:

“本届创投大会项目数量众多,排除业余选手的作品之后,总体上还是以年轻导演比较偏爱的几个类型为主,比如悬疑犯罪、艺术伦理、农村喜剧,这些类型相对成本较小,对年轻导演来说成案的机率较大。另外还有很多科幻项目,体现出年轻人对这一类型的喜好,但普遍缺乏科幻的理论基础,沉迷概念,也缺乏制作经验,不容易实现。海归的年轻创作者集体浮出水面,他们提报的项目多关注社会现实,希望能多给他们亮相的机会,给中国电影注入新鲜血液。”

 

9.崔辰

简介: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编剧、影视策划。

评语:

从项目类型上来看,体育题材、现实主义犯罪题材、以及传统都市婚恋题材出镜率较高。整体质量呈现正态分布。部分题材紧跟当下社会热点,如关注女性觉醒,冤案重诉类电影,以及与明年的东京奥运会挂钩的体育题材电影。项目主创团队大多是新人,编剧多为相关专业毕业(不一定是专业院校)并从事创作1-3年的年轻编剧。

 

10.王韵宁

简介:

人大艺术学方向研究生,曾任大地电影制片人。有着丰富的业内资源以及金融行业资源。电影《情敌蜜月》 总策划,执行制片人;参与执行项目:电影《甜心巧克力》、《南京南京》;与公安部、国和局合作《维和警察》等项目开发中。网络项目:《大宋诡事》《白鸦》。

评语:

2020金鸡电影创投大会是金鸡电影节第二届创投活动,但不论从电影新人的参与热情,评选的项目数量或是行业内资深的从业者、专业公司对它表现出的关注,却都是相当令人震撼的。而从创投大会本身,也让人感受到了对于艺术、对于人才的高度尊重和关怀,不得不说它所体现出的包容度以及专业性,都令人感到振奋,从这些角度来看,创投大会都呈现出了非常高的成熟度,展示出了它宽广的平台性,相信不论是能够参与到此中来的项目方、评委还是业内的公司、投资人都会在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中收获丰厚,感谢组委会能够给所有电影人这样一个相信专业、创造梦想的平台!

 

11.王嘉然

简介: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电影评论播客“半斤八两”创始人、主播。曾供职于优酷、腾讯、小马奔腾,负责内容开发、项目制作及剧本评估等工作,兼任高校及企业视听艺术讲师。参与作品: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文学策划);网剧《十宗罪》、《别那么骄傲》、《了不起的咔嚓》等(监制)。

评语:

2020年创投项目的类型和题材体现出多元而凝聚的特点,类型涉及广泛、题材能够聚焦于社会不同角度层面,是为多元;而其故事发生的时间无限趋近于当下,并大多能够以现实主义的思维去探求真相和本质,是为凝聚。项目数量庞大却不乏味,特别要提到的是,很多题材能够观照到性别问题、边缘特殊群体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在多数曲意逢迎的媚俗故事中无疑是一股清流,而这条清流并不孱弱,蕴含无尽的希望,难能可贵!在项目主创方面,创作群体趋向于年轻化,文本创作者中90后甚至95后展露出惊人的创作能量;许多制片人甚至监制,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类型写作方面,诸多年轻创作者的直觉敏锐,且对类型有自己的理解,少数作品能够做到类型的突破,大多数类型剧本趋近于类型范式,向着越来越经典的类型创作发展。

 

12.陈润锋

简介:

影视策划人、编剧,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曾在多家影视公司担任文学总监职务,在剧本开发、创作与评估,以及前期制片等方面,均有较丰富的经验,策划电影作品有:电影《谎言西西里》、电影《解放终局营救》。策划电视剧作品有:电视剧《英雄烈》、电视剧《哥不是传说》、电视剧《信仰》。创作电影剧本《您别不爱听》于2017年获得国家电影局夏衍杯一等奖。

评语:

今年创投项目类型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特征,既有主流畅销题材,也有小众冷门题材。同一类型的题材,能看到不同视角,不同维度的创作尝试。很多项目在娱乐价值、社会价值、思想价值方面做到了有所侧重,有所兼顾。主创人员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职业身份,也呈现丰富多样特征,创作者更多从自身出发,以自身的生活与生命体验去寻找创作主题,使得故事带有较鲜明的个人表达,真诚可贵。

同时,面向各家影视机构的投资方嘉宾报名通道即将开启,请通过金鸡百花电影节官方网站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即有机会在一对一洽谈活动中与优质项目面对面交流,达成合作。

 

银幕亮起,初心如一。

拥抱金鸡光影力量,发现电影未来

第33届金鸡奖·金鸡电影创投大会

62个复审入围项目进入中期路演

10月24-26日,北京见!

最新动态